上座率達95%,超過16000名觀眾到場,來自全世界的227名運動員創造了13項個人最好成績,以及一系列賽會紀錄和室外賽季最佳成績……
4月27日晚,2024長三角國際田徑鉆石賽在蘇州奧體中心完成首秀,也留下了一連串驚艷的數據。
即便賽事已經落幕,相關話題依舊在社交網絡上發酵——杜普蘭蒂斯差一點就完成了“背靠背”沖擊世界紀錄,美國“飛人內戰”被南非名將希姆賓攪局,中國軍團奪得4枚獎牌,開啟備戰巴黎奧運的最后沖刺。
從上海來到蘇州,這場世界田聯最高級別的商業賽事依然閃耀著光芒。在貼上了長三角的標簽之后,這場在中國扎根了20年的單項賽事成為了探索區域聯合辦賽的先行者,并收獲了令人驚喜的效果和市場影響力。
過去幾年一直會跟隨賽事來到中國的賽事總監、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冠軍艾倫·范蘭根女士就笑言,“我們看到了兩座非常美麗、非常有活力的城市,它們之間產生了化學反應。這次賽事會給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
(杜普蘭蒂斯)
“這場比賽的氛圍太好了”
“這里的觀眾真的太熱情了,他們給了我足夠的能量。”盡管沒有能夠在最后一跳中越過6米25的橫桿,但第一次來到蘇州的杜普蘭蒂斯依舊以6米的成績改寫了賽會紀錄。
在他完成比賽后,現場的近2萬名觀眾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也正因如此,杜普蘭蒂斯也對現場觀眾的氣氛給出了最高的評價。
事實上,眾多完成比賽后經過混合采訪區的中外運動員,都和杜普蘭蒂斯一樣對賽場氛圍給出了高分。
在男子跳遠決賽中以8米04奪下銀牌的王嘉男在賽后就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真的沒想到現場的觀眾會這么熱情,這么專業,他們都知道在什么時候要跟著一起拍手,而不用運動員去主動引導。”
而這,其實是鉆石聯賽(包括賽事前身國際田聯黃金大獎賽)在過去20年扎根上海所留下的積累。賽事除了總結出寶貴的辦賽經驗,更培養了一大批熱愛田徑并了解田徑的鐵桿觀眾。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看臺上的觀眾里,除了蘇州本地市民以外,也有一大部分是來自上海、江蘇和浙江這些長三角城市的老觀眾。
“今晚本來有足球上海德比,我猶豫了很久,還是想要來看一看鉆石聯賽。”來自上海的張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王嘉男)
他特意叫上一群平時一起跑步的朋友,開車從上海來到蘇州,當晚看完比賽就趕回上海,“德比一年還可以看幾次,但鉆石聯賽一年就一次,而且好幾年沒看到了,怪想念的。”
不僅如此,在這些從五湖四海匯聚到鉆石聯賽的老朋友當中,還有人從觀眾變成了親身參與者。
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章侶楠從小就練習跑步,也常年關注此前在上海舉行的鉆石聯賽。而這一次,他報名了墊場賽,成為了站在跑道上的運動員。最終,他以第二名的身份完成了5000米國內組的比賽。
“比賽的氛圍真的太好了。”走進混合采訪區,章侶楠好一陣子沒有從興奮中緩過勁來。他表示,沒有想到正賽開始前1個小時就有很多觀眾進入了賽場,在他最后100米的沖刺過程中,現場主持人還號召所有觀眾為他加油。
“以前參加過最大的賽事就是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沒想到現在有機會在這么專業的賽場上比賽。”
和章侶楠一樣,蘇州東沙湖學校初二學生王書瑤也是第一次站上國際賽場,并在女子400米國內組獲得第二名。
雖然只是墊場賽,但能夠站上世界頂級運動員將要奔跑的賽道,讓她內心對田徑的熱愛越燒越旺,“其實我爸媽不太同意我練田徑,但是我想要在這條路上再努力一下。”
(杜普蘭蒂斯向觀眾致意)
不僅只是一場一天的賽事
相比于其他在中國舉辦的國際大賽,鉆石聯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許多單項賽事在中國舉辦的賽程時間,都不像鉆石聯賽這樣只有一個晚上大約4個小時的賽程,但不長的賽程,依然對觀眾充滿了吸引力。
而在過去20年里,鉆石聯賽能夠從上海到蘇州持續受到中國粉絲的歡迎,不僅是因為這里有星光璀璨的明星,更是因為這項賽事早已超越了比賽的范疇,成為了滋養中國田徑土壤的寶貴養料。
在蘇州奧體中心的正賽拉開大幕之前,包括女子鐵餅奧運冠軍奧爾曼、男子撐竿跳高世錦賽冠軍肯德里克斯、中國撐竿跳高名將黃博凱等多位中外田徑名將,就專程走進了兩所蘇州學校,與師生互動,上了一節生動的體育課。
“這是我第一次與這么多世界級體育巨星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感到非常激動。”來自西附初中初二的丁琳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和世界頂級運動員的交流中,她接觸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體育知識,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打動。
“他們的體育精神會一直鼓勵我們,我也會將其運用到未來的學習生活中。”
(比賽現場的氛圍非常熱烈)
其實,受益的不只是師生,奧運冠軍奧爾曼就在參加完校園行之后感受頗深,“第一次來到中國,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真誠和活力。大家對我們的熱愛和激情,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我會把這份記憶帶上田徑場。”
事實上,“世界田徑名將校園行”活動此前就已經是鉆石聯賽上海站的傳統項目,之所以舉辦這樣的活動,正是為了激發青少年的運動熱情,實現“體教一體”的有機結合。
“體育賽事不光是對產業和經濟有影響,對于方方面面的影響力都在變得越來越大。”蘇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吳衛中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也提到了鉆石聯賽在賽場之外的社會價值。
“這樣的賽事可以不斷滿足老百姓對于健康和品質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對城市能級的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并且也能夠通過比賽,讓外界看到蘇州的城市文化和人文情懷。”
采訪中,吳衛中副局長提到了“名將校園行”之外的另一項活動,“夜游金雞湖”——多位參賽運動員夜登游船,在世界非遺藝術昆曲的陪伴下,欣賞了金雞湖的美麗夜色。
“我很喜歡在新的城市比賽,感受這里的不同文化。”在蘇州比賽期間,杜普蘭蒂斯就借著比賽間隙好好體驗了一把蘇州和上海的文化和美食,“我吃了各種各樣的美食,這樣的經歷太棒了。”
(眾多運動員都為這場比賽的辦賽水平點贊)
賽事賦能,長三角更加閃耀
賽場上全力拼搏、揮灑天賦,賽場下融入社區、體驗文化……對于世界各地的田徑精英,鉆石聯賽就像是一條打破地域界限的紐帶,不僅連接了運動員和觀眾,也連接了長三角的各個城市。
“其實當時選擇蘇州,一個原因也是考慮到蘇州處于長三角核心區域,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等方面都能輻射到周邊城市。并且蘇州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培養了一批有經驗的辦賽團隊。”吳衛中副局長坦言。
據介紹,從2015年世乒賽到2016年湯尤杯,再到蘇迪曼杯、男足世界杯預選賽、女足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以及兩次足協杯決賽,每一場大賽的舉辦,都對蘇州的體育氛圍營造和體育文化培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同時,這也為蘇州擔任長三角聯合辦賽主體打下了扎實的基礎,“這次舉辦賽事的蘇州奧體中心在國際賽事的落地承接能力上肯定沒有問題。它的安保體系和整個數字化管理中心等方面也都比較突出,所以各方在評估時都很滿意。”
當比賽落下大幕,也留下了一連串驚喜的數據——除了95%的上座率和超過16000人的入場觀眾數量,這場鉆石聯賽在開賽前一天的票房收入也超過了230萬元。
此外,蘇州為賽事提供了296名志愿者,在26個細分崗位上服務全世界330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受邀工作人員,服務保障水平也完全達到了世界田聯的辦賽要求。
(鉆石聯賽培養了一批鐵桿田徑愛好者)
蘇州提供了賽事的全面保障,再加上此前上海在賽事運營上的豐富經驗,這場鉆石聯賽最終得以在長三角閃耀。
上海久事體育賽事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從2月份開始,項目組的工作人員就往返于滬蘇兩地。鉆石賽的辦賽要求非常細致,比如運動員的洗手間怎么安排,辦公用品如何低碳化(都有要求)。我們是在兩地團隊緊密配合的基礎上,設計最優方案。”
幾個月的努力,最終換來了一份“以體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高分答卷。
長三角鉆石聯賽的票房收入超出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預期,蘇州也借著這場國際賽事的到來,促進了“體育+經濟”的進一步融合。比賽開始前,在蘇州奧體中心廣場外的體育消費夜市就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次的聯合主辦,讓蘇州方面有了更多的商務權利,而不再只是單純地提供場地,所以我們在商務贊助上也邁出了一大步,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成績。”在展望長三角鉆石聯賽的未來時,吳衛中充滿期待。
“我們希望這樣的聯合辦賽,能夠持續性地拓展賽事在長三角的影響力,在吸引更多人關注田徑的同時,也成為幫助更多企業進行推廣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