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3日下午3點,伴隨五盞紅燈熄滅,2025 FORMULA 1喜力中國大獎賽的正賽在上海國際賽車場拉開戰幕,來自10支車隊的20名車手在56圈的激烈角逐中為全場觀眾呈現了一場全球矚目的競速盛宴。最終,邁凱倫車隊的奧斯卡·皮亞斯特里和蘭多·諾里斯分獲冠、亞軍,來自梅賽德斯車隊的喬治·拉塞爾獲得季軍。賽后,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劉國永、上海市副市長解冬、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主席詹郭軍分別為冠亞季軍頒獎。而在此前結束的賽季首站F1學院賽事中,中國首位F1學院外卡車手師煒(鐵豆)駕駛Hitech TGR的賽車在第二回合正賽中順利完賽,獲得第14名,“她力量”閃耀上賽場。
今年,恰逢F1 75周年,賽車運動熱度持續升溫,賽事不僅以超22萬人次現場觀眾刷新去年觀賽紀錄,更以“雙場景、雙熱點、文體商旅展多業態聯動”的溢出效應,將賽事周升級為全城狂歡的超級派對,進一步助力上海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也是上海邁向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重要內涵支撐。
除了賽道上的極速競逐,上海國際賽車場化身“車迷嘉年華”。維修區參觀、車手面對面、車手巡游等活動吸引更多觀眾深度參與;眾多車迷排隊打卡虛擬F1中國公開賽系列體驗活動,感受虛擬與現實的賽道交織,全程科技感拉滿。
上海汽車文化節“夢想嘉”主題園在上海國際賽車場外圍首次打造上萬平方米互動區,現場人氣爆棚。
賽前的開幕式通過五個篇章串聯上海城市地標,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打造了一場創意與活力兼具的F1狂想,5分鐘時間讓全球車迷感受摩登都市和汽車之城的浪漫與激情。
而賽場外,上海全城開啟“賽車+”模式,2025 FORMULA 1喜力中國大獎賽“格子旗嘉年華”在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1:1復刻F1發車格成為網紅打卡點,光影秀、無人機表演等各類賽車主題文化活動將賽事熱力值輻射到上海街巷。
作為法拉利車隊儲備車手,周冠宇雖未參與正賽,但依然是賽事周耀眼的人氣王。賽前,他通過車手面對面和車手巡游環節向現場觀眾致意,引得全場熱烈歡呼。
而中國首位F1學院外卡車手師煒在比賽中表現出頑強的意志,在第二回合比賽中以第14名的成績完賽,書寫中國賽車又一新歷史,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女性車手的韌性。
同時,數據顯示,F1中國大獎賽的觀眾中,女性觀眾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賽車運動正越來越受到女性的關注。上海不僅為女性賽車手們搭建起了展示才華的世界舞臺,也讓F1見證了一個更包容、多元與未來感的競技時代。
本次賽事串聯文化、旅游、商業等各方資源,打造多維度體驗和全域聯動營銷。相關數據顯示,境外觀眾占比15.25%,其中60%是專程從境外來滬觀賽,比去年增加100%。境外消費回流顯著,帶動酒店、免稅店、高端餐飲消費。賽事進一步發揮了流量入口和消費引擎的作用,通過“場景再造、業態融合”,探索大型賽事與城市經濟共生的新模式。
近年來,F1官方積極實踐ESG環境社會治理計劃,重點關注塑料與廢棄物、觀賽出行、觀賽體驗、社區參與、能源和碳排放等六個方面。而本屆F1中國大獎賽也積極踐行ESG理念,在場內增加飲水站,減少塑料垃圾生成;與地鐵11號線合作增加相關班次、推出賽事主題畫面交通卡倡導綠色出行;對觀賽動線進行優化、組建無障礙服務團隊;同時,加強了與高校之間的深度合作,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到F1的工作中;比賽現場還使用電動叉車和電動接駁車以減少現場能源消耗。此外,賽事期間還舉辦了2025體育賽事可持續發展對話分享會,探討助推體育賽事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為一場賽事赴一座城市,在全球“頂流”賽事窗口效應加持下,F1中國大獎賽正在不斷放大其城市影響力。通過賽事連接產業與生活,上海正以前所未有的整合力,打造一體化消費場景,構建體育賽事驅動城市更新的“上海范式”。未來,上海將繼續深耕F1中國大獎賽的品牌價值,強化“F1+文旅”、“F1+消費”、“F1+產業”的系統生態布局,進一步打響上海城市名片。未來,F1中國大獎賽將以賽為媒,讓世界看到“未來之城”的無限魅力。
上一篇
暫無內容